当我们把目光从过去的适航维修转到现在的技术运行,然后再从技术运行转到未来以飞机可用性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性维修,发现原来的维修与工程管理理念可能已经无法满足经济性维修的最新要求。
长期以来,国内航空公司的维修系统一直疲于应对满足运行规章的最低要求,很少能站在航空公司运行目标的高度来审视维修系统,有时甚至忽略了维修运行的本质。维修运行是航空公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航空公司运行的本质是追求经济性(盈利),具有鲜明的商业属性。
因此,维修运行作为航空公司运行的一部分自然也具有商业属性。维修与工程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基于航空公司商业目标的管理过程,即在取得安全性、经济性和成本平衡的基础上,实现飞机可用性最大化。
按目前的国际标准,飞机可用性通常用一年中飞机的可用日历日来表达,其定义如图4所示。提高飞机可用时间,减少主动维修时间,降低保障和管理延误时间是提高飞机可用性的有效办法。
在提高飞机可用性的同时,航空公司还必须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和成本的平衡因素。下面以飞机经租和维修管理为例对商业属性做进一步解释:
(一)、飞机经租的商业属性
首先,维修与工程管理的商业属性在飞机经租的管理上表现明显。过去,航空公司经租飞机时,公司规划部门主要关心租金、业载、满足航线需求和旅客需求;财务部门则主要关心融资成本和租金;维修部门一般只关心维修成本和退租条件。大家均从各自的出发点对经租合同进行评估,缺乏对经租期间使用周期成本和运行经济性的综合评估。
比如:租金的降低通常意味着飞机退租条件的提高。当公司规划部门与租赁公司就租金问题进行博弈时,结果可能是以提高的退租条件为代价换来的。
新的管理理念要求航空公司对经租飞机使用周期成本进行综合分析。经租飞机一般需要考虑:引进成本、租金成本、运行成本、维修成本和退租成本5大要素。另外,仅仅对拥有成本评估还是不够的,对飞机可用性评估是最重要的评估指标,因为这直接决定了航空公司的营业收入。因此,评估内容一般至少包括:
1. 飞机可用性评估:机型与构型的选型评估(包括机型选择、发动机选型和设备选型—机队通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和维修支持性考虑);
2. 使用周期成本评估:租金、租期和退租条件的评估(只强调租金是片面的,租期与退租成本的评估更为重要-使用周期成本的考虑);
3. 合同关联性评估:加入现有的发动机包修机队评估(需要考虑退租与包修退出时间一致性和满足各种灵活性要求-合同关联性的考虑);
4. 统一合同标准的评估:运行与退租要求的评估(尽量避免经租飞机之间的差异 -经租机队统一管理的考虑);
5. 维修战略评估:维修战略的影响评估(符合公司的维修战略,自有维修能力覆盖范围-维修支持性考虑)。
在综合考虑未来机队规划和机队通用性等因素之后,航空公司最终完成合同谈判与签署。按净租 (Net Lease)原则,飞机接收后所有的风险将由航空公司承担,航空公司将不得不面对各种可能的飞机可用性和成本控制风险。
新的维修理念要求航空公司打破航空公司的职能部门界限,共同围绕飞机运行经济性这一中心做出合理的决策。仅此一项维修理念的改变就可以为航空公司平均每架飞机每年节约数以百万计的成本或者增加数以百万计的营业收入(美元)。
(二)、维修管理的商业属性
另外,维修与工程管理的商业属性在维修管理上也表现明显。过去,维修与工程管理主要关注技术运行,即保障航班的正常与安全运行;新的维修理念则在此基础上强调维修系统提供更多的飞机可用时间(Up-Time),减少飞机不可用时间(Down-Time),并对控制运行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按新的维修理念要求,维修系统需要做到:
1. 减少计划性(预防性)维修工作或增加维修任务检查间隔(优化维修间隔);
2. 合理制定维修计划与组包,提高飞机可用时间,减少飞机不可用时间(维修支持性考虑);
3. 建立e-Maintenance维修信息管理系统,提高飞机可用性,包括提高飞机可靠性、可维修性和维修支持性绩效;
1) 减少保障等待和管理延误时间,提高维修机构的管理效能;
2) 对各类改装进行综合评估,提高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绩效,减少飞机OI(Operation Interruption)成本;
3) 优化航材库存及配置(包括航材共享),特别是高价周转件,提高运行维修支持性绩效;
4. 优化维修成本,控制运行成本
1) 明确合同管理职能,对各类合同进行集成管理,包括合同关联性管理和合同索赔管理;
2) 优化退租管理以减少退租成本;
3) 控制经租发动机包修成本和各种风险,满足航空公司各种灵活性要求;
4) 制定满足经租要求的飞机维修方案(计划)和满足经租与包修要求的发动机维修方案与换发计划;
5. 改进现有的维修系统设计,使之满足航空公司运行经济性要求,并服务于航空公司的商业运行目标。
1) 建立高效的持续分析与监督系统,提升整改持续适航维修方案的绩效与效能,提高整改效率;
2) 维修与工程管理目标必须与航空公司的运行目标相统一。
需要强调的是:维修过程通常关联着各类合同,其中涉及的合同种类之多、执行时间跨度之长、合同复杂程度和相互关联性几乎到了难以管理的程度。航空公司若没能建立各类合同的集成管理制度,运行成本控制将无从谈起。